人只要活着
就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头疼脑热
头痛、牙疼、关节痛、姨妈痛
……
对此,止痛药是家家户户的常备药之一
话说,为什么止痛药这么神奇
一吃还真的就不疼了!
那它是怎么知道我们哪里痛的呢?
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
止痛药是怎么工作的
01
疼痛的感觉是如何来的?
人类疼痛最为常见的两种,一是炎症性疼痛(也就是发炎了),二是神经病理性疼痛。这种疼痛离不开“前列腺素”的功劳。
前列腺素是致痛物质,可与相应受体结合,易产生疼痛信号且传递给大脑,从而使人感到疼痛。
比如,女性患者出现痛经的重要原因就是前列腺素会促进子宫强烈收缩,从而引起疼痛。不仅痛经,拔牙、摔跤引起的疼痛及各种炎症疼痛等,都与前列腺素密切相关。
02
止痛药如何找到痛点?
当人体因疼痛用药后,止痛药就要开始它的“寻痛”之旅。
但止痛药并不知道你哪疼,而是在消化后被血液吸收,然后通过血液分布到你全身。等它到了你发炎的那个地方,就会和前列腺素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,起到镇痛作用,最终疼痛感会得到缓解或者消失。总结下来就是止痛药在人体里挨个问痛不痛,如果有部位说“痛”,就马上采取止痛行动。
03
关于止痛药的疑问?
➤ 经常吃会不会上瘾?
止痛药可分为两大类:
一类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,如曲马多,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急性疼痛及术后疼痛;吗啡、杜冷丁等止痛作用很强,常用于外伤性剧痛、内脏绞痛和癌症疼痛等。
这类药长期反复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,也就是成瘾性,所以属于国家管制药品,我们在药店很难买到。
另一类是作用于外周系统的,一般指非甾体类抗炎药。比如常见的阿司匹林、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、萘普生、双氯芬酸等,不具有成瘾性,可以在药店买到,主要用于头痛、肌肉痛、关节痛等。
➤ 只要疼痛就能吃吗?
在明确原因后,可以根据情况使用镇痛药。(注:布洛芬只对前列腺素引起的疼痛有用,像肠胃痉挛,你妈打你这种痛,吃布洛芬是没有用的哦。)如果服用后,没有有效地缓解疼痛甚至加重,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。
有些疼痛是身体在报警。若在不明确痛因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止痛药,有可能止住了疼痛,却掩盖了原发病,不利于患者和医生观察病情和判断患病部位。
对于不明原因的疼痛,如腹痛、胃痛、头痛等,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。
➤ 止痛药能不能长期吃?
一般来讲,市面上能买到的止痛药都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,建议以3~5天为一个周期,具体应以药品说明书为准。
以布洛芬缓释胶囊(芬必得)为例,其说明书中指出,“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,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”。
长期服用止痛药,会对消化系统、肾脏、肝脏、心脑血管产生一定的副作用,严重时还可造成胃穿孔、肾衰竭、肝衰竭等。
➤ 吃的越多效果越好吗?
止痛药都有一个“封顶效应”,即在效果达到一定程度时,即使增加剂量,也不会提升止痛的效果,反而会增加副作用。当发现目前使用的止痛药无效时,应及时就医,请医生帮助调整用药。
感冒药、退烧药、止痛药这几类药中,可能都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成分,同吃可能导致用药过量,此时应遵医嘱服药。止痛药的服用时间尽量选在饭后,可以减轻恶心、胃烧灼感等不适。
常痛经的女性,可以掌握好痛经发作的时间,在疼之前或刚开始有点感觉时服药。
原标题:《奇怪了,止痛药是怎么知道我哪里痛的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