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冰箱并不是保险箱,冷冻肉也是有“保质期”的。
冷冻肉的保质期与食品冷冻前的处理密切相关。未经处理的肉直接扔到冷冻室,很快就会被氧化,水分被蒸发,甚至吸收冰箱里的异味。但如果密封抽真空后冷冻,那么肉的保质期可以延长到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。
此外,买回来的肉表面存在各种细菌,冷冻前应仔细清洗。家禽、海鲜等应该掏干净内脏,清洗后再放入冰箱。冷冻室保持-18℃更能达到保鲜的效果,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。
按照科学冷冻的办法进行保存,不同的肉类保存的期限也是不同的。以下是一些常见肉类的冷冻保存期限的参考:
经常食用冷冻肉,有何风险?
1、维生素缺乏
肉类冷冻时间越久,维生素流失越多,尤其是维生素B族,基本已经丧失。
2、氧化反应加速
冷冻肉由于氧化反应,会改变肉的颜色,瘦肉从红色变成褐色,肥肉逐渐发黄,不仅风味改变,还会产生加速人体衰老的脂肪氧化产物。
3、口感不好
长时间冷冻的肉类,绝对不及新鲜肉的细胞水分含量高,纤维丰富,经过烹饪也无法改变它们发硬发柴的事实。
4、食物中毒
存储妥当的冷冻肉可以食用,但若是反复冷冻的肉,就非常可怕了。
肉在反复解冻过程中,温度不断变化,在较高温的环境时,可能会引起细菌滋生并大量繁殖。这种肉不仅口感差,很可能还会引起食物中毒风险。
如果发现冷冻肉出现以下4个变质表现,则应尽早扔掉,不再食用:
外观发生变化
正常的冷冻瘦肉颜色多为浅灰色,肥肉和油脂为白色。如果肉色变成红褐色、灰色或灰绿色,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,说明肉已变质,微生物产生大量代谢物,这种肉不宜食用。
味道发生变化
变质肉有明显的腐臭味,是因为被微生物分解后,会产生各种胺类、吲哚、酸类、酮类物质,从而散发气味。此时,即使加入大量调味料,依旧无法掩盖味道。
手感发生变化
新鲜的肉肉质紧实,有一定的弹性,按压凹陷部位很快就会复原,用手摸有轻微油脂感,但不黏腻。变质的肉表面会产生黏性代谢物,摸起来有黏腻感,甚至拉丝。
煮熟发生变化
正常的肉煮熟之后,肉汤是比较清澈的,变质的肉煮熟之后肉汤则相对浑浊。
做好3件事,冷冻肉这样吃更科学
吃冷冻肉其实是有讲究的,储存方式得当、食用方式合理就能将肉质保持在较好的状态,不仅吃得更美味,而且健康度也更高。
首先,要注意肉类的切块储存。直接将大块的肉放进冰箱中会导致反复解冻,进一步影响肉质和加速细菌滋生。因此,建议在储藏肉类之前,将肉根据每餐的食用量切成块状,并分装在小袋子里储存。最好能够进行简单的抽空密封,避免氧化反应。此外,不同种类的肉建议隔开或分区域储存,以防食材之间串味和细菌传递。
其次,要掌握正确的解冻方式。常见的解冻方式包括放在常温下自然解冻或者放入温水中解冻,但这些方法并不是最科学的。建议将冷冻肉提前放在冷藏区解冻,低温能够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。等到完全解冻后,再用清水彻底清洗。另一种解冻方式是在肉类解冻到一定程度后,利用微波炉进行短时间加热。这不仅可以快速解冻,还能保证肉质的同时锁住营养成分。
最后,要正确存放冷冻肉,避免交叉感染。在存放肉类或其他食物时,不要将冰箱塞得满满当当,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隙,以保证冰箱中的空气流通。否则会加重机组负荷,还容易导致食物之间的交叉串味。此外,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存放,避免交叉污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